杨丽军
叛逆期心理发展矛盾特点: 1、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3、 心里闭锁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 成熟感与挫折感之间的交替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 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2、 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长大感”,“成年感” 3、 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 4、 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 反抗的形式 1、 外显的反抗:行为上激烈抵抗,态度强硬,举止粗暴,具突发性,难以控制,事后会后悔,但易复发 2、 内隐的反抗: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不顶撞,内心压力大,痛苦,会内化为不良情绪,难以转移 自我中心性特点 1、 独特自我:个人的虚构以个人的意愿作为独立推理体系的模式 2、 假想观众:心理上制造想象的观众,认为自己被关注(一些叛逆行为出现的原因) 情绪的变化 1、 烦恼增多:为在公众面前个人形象而烦恼 为在同伴或集体中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尊严而烦恼 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2、 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1、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 深切重视能力和成绩 3、 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 有很强的自尊心 面对叛逆期,家长们要学会适当低头,做一个示弱角色,在纠正一些问题的时候,先肯定再否定最后说教,如果硬碰硬,只能让孩子更加逆反。
相关问答
#第364天 无条件积极关注 我的一位朋友,他刚认识我时,正好在和孩子围绕着两件事做无休无止的捉迷藏式的战斗。这两件事是吃糖和看电视。 我这位朋友,他高度近视,所以特别害怕儿子和他一样,虽然孩子现在的眼睛没问题。 他试图为孩子找到各种可能导致近视的因素,然后戒除掉这些可能性。比如说看电视多可能导致近视,所以他让孩子少看电视,他还听说,吃糖多也对眼睛不好,所以不让孩子吃糖。 这是他的担心。但是对孩子来讲,孩子的感觉是,如果他不听老爸的话,老爸就会不高兴,或者不爱他,所以孩子最初试图听老爸的话。但是,看电视和吃糖的诱惑力太大了,老爸的压力又太强,所以孩子发展了各种方式,和老爸打起了游击战。 具体来说就是,当老爸在时,他就不吃糖不看电视,一旦不在他身边,他就疯了一样看电视或吃糖。 我这位朋友为这件事头疼不已,他把这件苦恼事儿讲给我时,我告诉他说:你在对孩子进行一个糟糕的催眠,就是“看电视会导致近视”、“吃糖会导致近视”,而孩子现在又控制不住地要这么做,那么当他这么做时,首先有和老爸对抗的罪恶感和快感,接着又有这样被植入的认识,那很可能,他和你对抗下去,糖吃了电视也看了,最终还近视了。 我的这个解读让他恍然大悟,然后他就不这么做了。后来,当他知道“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概念后,他就开始有所改变,无论孩子做什么,他都能从中发现积极因素,把无条件积极关注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比如,孩子考试不好,非常挫败,在家里发脾气,那他会先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行共情。共情后,会对孩子说,你看,你这么生气,是因为太想考好了,那我们就研究一下,以后可以怎样学得更好。 后来,他们移民国外,孩子在融入当地环境时有一年多的困难期,这位父亲更是坚持无条件积极关注。首先是关注孩子遇到的事情,接着寻找什么让他挫败,而挫败感背后的积极动力又是什么,然后去想怎么改变和解决。 他的这个做法起了很大作用,现在他的儿子心态很积极,总能在面对挫败时找到积极因素,在和朋友交往时也能很好地使用无条件积极关注。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我们不能离开关系而独活。但是,我们的确需要去分辨,一个关系,到底是滋养性的,还是损耗性的。衡量标准就是在这个关系中,有多少无条件积极关注,又有多少有条件关注;有多少“我与你”的成分,又有多少“我与它”的成分。# 3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179150个回答
#人际关系# 1475975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054525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20734个回答
#个人成长# 3950908个回答
#抑郁求助# 295469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549368个回答
#心理咨询# 1207137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