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关于“批评”。 批评的根源 批评是源于习惯——自身是在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批评是源于理念——认为这是促进人快速改变、快速成长最好的办法,在父母看来这是一种对孩子的爱。 批评是不同价值观碰撞后的冲突——你认为应该这样做,我认为应该那样做,我按照我的方式做了之后,你认为不对,所以批评我。 批评真正的含义 改正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我们把批评和情绪掺和在一起的时候,批评的真正目的就扭曲了。 因为很多时候批评者在批评对方时,参杂了个人情绪,参杂了对对方人格的评判,导致被批评者有一种受伤害感。 例如:孩子把水倒在了杯子外面。 生气的父亲:你怎么这么笨,把水倒杯子外面了?你总是什么也做不好! 平静的父亲:你把水倒在杯子外面了吗?哦,没关系。需要帮助吗?我来教你怎么做吧。(上前示范) 我们再来聊聊关于“错误” 在这个世界上“错误”“正确”就其本身而已,是相对的存在——很多事情,无所谓对错。 在相对世界里,“错误”是常态,接纳自己会“出错”,而不要上升为“我不行”“我很差劲”这样的否定评判。 “错误”本身没有错,“错误”是告诉我们,这样做行不通,换一种方法试试—— 改正错误是找到正确的必由之路。 这样正念地看待“错误”,我们才不会受伤,才会一步步接近正解。 新的观念需要慢慢咀嚼,才能消化其中的奥义。了解了真相,才能理解行为背后的期许,也才能真的不在这样的批评声中受到伤害。 父母习惯于这样的批评教育方式,即使我们成年成为独立思考的有自主行为的人,在他们眼中依然是需要成长不够成熟的孩子。 “爱之深,责之切。”常态的批评都会夹杂情绪,那是因为不满累积到顶点时的爆发——所以口不遮拦,会变成最利的利器戳伤你。 你惯常的感受中的累积就是,批评就是对我的全盘否定,我不是一个好人。这样的感受带来的一定是伤害。 父母的价值观与我的不同造成了冲突,在他们的世界中他们的认为是对的,在我的世界里,我的认为是对的。我们彼此都无所谓对错。尊重他们的看法,也尊重我自己的看法。 人的世界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拎出主线,你便清晰而释然了。
我们来聊聊关于“批评”。
批评的根源
批评是源于习惯——自身是在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批评是源于理念——认为这是促进人快速改变、快速成长最好的办法,在父母看来这是一种对孩子的爱。
批评是不同价值观碰撞后的冲突——你认为应该这样做,我认为应该那样做,我按照我的方式做了之后,你认为不对,所以批评我。

批评真正的含义
改正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我们把批评和情绪掺和在一起的时候,批评的真正目的就扭曲了。
因为很多时候批评者在批评对方时,参杂了个人情绪,参杂了对对方人格的评判,导致被批评者有一种受伤害感。
例如:孩子把水倒在了杯子外面。
生气的父亲:你怎么这么笨,把水倒杯子外面了?你总是什么也做不好!
平静的父亲:你把水倒在杯子外面了吗?哦,没关系。需要帮助吗?我来教你怎么做吧。(上前示范)

我们再来聊聊关于“错误”
在这个世界上“错误”“正确”就其本身而已,是相对的存在——很多事情,无所谓对错。
在相对世界里,“错误”是常态,接纳自己会“出错”,而不要上升为“我不行”“我很差劲”这样的否定评判。
“错误”本身没有错,“错误”是告诉我们,这样做行不通,换一种方法试试—— 改正错误是找到正确的必由之路。
这样正念地看待“错误”,我们才不会受伤,才会一步步接近正解。


新的观念需要慢慢咀嚼,才能消化其中的奥义。了解了真相,才能理解行为背后的期许,也才能真的不在这样的批评声中受到伤害。
父母习惯于这样的批评教育方式,即使我们成年成为独立思考的有自主行为的人,在他们眼中依然是需要成长不够成熟的孩子。

“爱之深,责之切。”常态的批评都会夹杂情绪,那是因为不满累积到顶点时的爆发——所以口不遮拦,会变成最利的利器戳伤你。

你惯常的感受中的累积就是,批评就是对我的全盘否定,我不是一个好人。这样的感受带来的一定是伤害。

父母的价值观与我的不同造成了冲突,在他们的世界中他们的认为是对的,在我的世界里,我的认为是对的。我们彼此都无所谓对错。尊重他们的看法,也尊重我自己的看法。

人的世界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拎出主线,你便清晰而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