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s
陈志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持证10年
广东 | 深圳
5.0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服务人数
3
多次复购
66%
平均时长
4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2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9.0折
夫妻关系
¥108 ¥120 /次(60分钟)10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简介:

 

拥有十年心理咨询经验的资深咨询师,精通认知行为技术、后现代叙事技术及绘画分析等心理学专业技术。致力于运用多元化视角和工具,为来访者提供个性化、深度的心理支持。

 

咨询风格:

 

以人为本:我始终将来访者放在首位,关注其情感需求和内心世界。

倾听与理解:我擅长倾听来访者的故事,理解其感受,为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资源整合:我帮助来访者整合内心的资源,发现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鼓励与引导:我鼓励来访者勇敢面对挑战,引导其积极寻求改变,实现自我成长和突破。

 

擅长领域:

 

情绪管理:情绪调节、积极应对,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两性情感:恋爱指导、性心理理解,为来访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协助其建立健康的两性关系。

婚姻关系:关系修复、信任重建,帮助夫妻解决婚姻中的冲突和矛盾,重建信任,增进感情。

人际关系:职场人际、社交恐惧应对,协助来访者改善职场和社交环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青春期心理:叛逆引导、健康成长,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引导其健康、积极地成长。

个人成长:自我探索、心灵觉醒,支持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发现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实现心灵觉醒和成长。

 

咨询内容:

 

情感困扰:帮助来访者处理情感上的困扰,如恋爱问题、婚姻矛盾等。

职业规划:为来访者提供职业咨询,协助其制定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目标。

 

服务宗旨:

 

尊重每位来访者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努力营造安全、舒适、充满理解和支持的咨询环境。鼓励来访者勇敢面对挑战,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共同创造精彩人生。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陈志风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累计个案时长
13.5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知道对方有家庭了,所以就不想去打扰对方,但是我们互相还挺希望能够跟对方做朋友,但是见面吃饭的话就会有一些亲密的接触,就会想要搂搂抱抱的内心觉得不是特别好,嗯,是不是应该避免呢?还是说嗯按照自己的内心来发展呢,担心会对对方的家庭造成伤害
陈志风
陈志风
咨询师
9小时前
你好!美好的感情不一定会在一起,藏在心理也是美妙的!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0)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动态
陈志风
从童年到婚姻,爱情似乎总是被旧道德观念所束缚,充满忧郁、恐惧和怀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打破这些束缚,重塑我们的爱情观。 一、旧道德对爱情的破坏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爱情往往被旧道德观念所绑架。从童年时期开始,我们就被告诫要远离“不良”的男女关系,到了青春期,更是被严格限制与异性的接触。到了青年时代,爱情更是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如“门当户对”、“年龄相当”等。在这样的环境下,爱情被一分为二,生理冲动被斥为兽性,而精神冲动则被赋予了禁欲的标签。 然而,生命不应当这样度过。生理的本能和精神的天性不应当互相对立,而是应该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爱情世界。男女之间最好的爱情应该是自由、无畏、身心共同参与的,身体的接触与爱情的理想性并不矛盾。 二、重塑爱情观 1、打破旧道德束缚 首先,我们需要打破旧道德对爱情的束缚。爱情是人类情感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应该被尊重、被珍视。我们应该摒弃那些过时的道德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追求爱情。 2、倡导自由、无畏的爱情 自由、无畏是爱情最宝贵的品质。我们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不受任何人的限制和束缚。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爱情选择,不去干涉、不去评判。 3、身心共同参与的爱情 爱情不仅仅是精神的交流,更是身体的接触。我们应该摒弃那种将身体接触视为兽性的观念,以更加开放、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爱情中的身体接触。这样的爱情才是完整、真实的。 三、爱情与亲子之爱的关系 在人类的情感生活中,男女之爱和亲子之爱是两个核心内容。然而,传统道德往往通过贬抑一方来貌似提升另一方。这种观念实际上是错误的。父母之间的爱情缺失会对亲子之爱造成伤害。只有当父母之间的爱情是健康、满足和自然的时候,他们所给予孩子的爱才会更健康、更有活力、更自然。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然而,在旧道德观念的束缚下,它往往被扭曲、被压抑。让我们一起打破这些束缚,重塑我们的爱情观。让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追求爱情,让爱情之树在我们的心中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全文

陈志风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并决定改变时,行动是关键。以下是几个具体的“脱讨好型”行动案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勇气。 案例一:学会说“不” 小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难拒绝别人的人。有一天,同事小李希望她能帮忙加班完成一个紧急项目,但小玲已经连续几天加班,身心疲惫。她犹豫了很久,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小李,我真的很想帮你,但我这几天真的太累了,需要休息。你可以找其他人帮忙吗?”小李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表示理解。小玲第一次拒绝别人,虽然有些紧张,但事后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自在。 案例二:表达真实感受 小张在团队中总是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即使对某个决策有异议,也从不表达出来。但在一次团队讨论中,小张觉得某个方案存在明显的问题,他鼓起勇气说:“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能有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再考虑一下?”虽然一开始气氛有些尴尬,但大家很快就开始认真讨论,最终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小张的勇敢表达不仅帮助了团队,也让他自己更加自信和坚定。 案例三:设定个人界限 小杨的朋友总是找她借钱,而小杨每次都不好意思拒绝。有一天,她决定设定一个明确的界限。当朋友再次找她借钱时,她平静地说:“我理解你现在的困境,但我也有我的难处。我可以借给你一部分钱,但这是我们之间的最后一次借款。我希望你能尽快还清,并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朋友虽然有些惊讶,但也表示理解并接受了小杨的决定。小杨的这次行动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也教会了朋友一个重要的道理。 案例四:主动寻求帮助 小陈在工作中总是尽量自己解决问题,不愿意麻烦别人。但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自己无法解决。她决定鼓起勇气向同事求助。同事很乐意地帮助了她,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小陈意识到,寻求帮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团队合作的一部分。从那以后,她更加积极地与同事合作,共同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改变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并持续努力,就一定能够摆脱讨好型思维的困扰,活出真实的自我。全文

陈志风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条件不错,却总是谈不好恋爱?明明付出了真心,却总是得不到想要的回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看看为什么你总是谈不好恋爱,以及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让爱情之路更加顺畅。 一、从研究人性到认识自己 曾走过一段弯路,总是试图通过阅读书籍、与人交流等方式来更深入地了解人性。然而,我渐渐发现,当我开始转向研究自己、了解自己时,我反而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从小到大,接触过很多人,但真正了解的人却寥寥无几。而谈不好恋爱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二、恋爱中的非理性观念 恋爱本身是一种亲密的社交行为,但很多人却因为一些非理性观念而陷入困境。比如,“爱我就一定会给我花钱”、“不联系就是不爱了”、“主动就一定会掉价”等。这些观念往往源于我们对他人的评价、社交媒体的灌输以及身边人的言传身教。它们让我们看不清自己、认错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摆不正自己的位置。 三、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 1、客观评价自己 一个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人,一定是将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都充分客观参考的人。我们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同时,也要关注外界的评价,但要保持理性判断,不被他人的观点左右。 2、反思与总结 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历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看看是否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或者存在偏差。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避免在未来的恋爱中重蹈覆辙。 3、寻求专业帮助 有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独自解决一些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专业的指导来更好地认识自己、解决问题。 爱情之路并不总是平坦的。但只要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我们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吧!全文

陈志风
在一个静谧的小镇上,住着一个名叫小玲的少女。她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和明亮的眼睛,心中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她的性爱白日梦。 这些白日梦对小玲来说,就像一部永不完结的“连环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她是主角,也是编剧。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场景,都是由她自己构思并演绎的。 在梦境中,小玲会邂逅各种英俊潇洒的男子。他们或许是高大的骑士,或许是温柔的王子,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她身边,给予她无尽的温暖和爱意。而这些男子,都是小玲在现实中所憧憬的男性形象。 在这些梦境里,小玲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她与梦中的男子共同经历种种冒险和挑战,最终走到了一起。这种完美的爱情体验让小玲倍感幸福和满足。 然而,这个连环故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小玲会在梦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她总是能够勇敢地面对并克服它们。这种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让小玲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对于小玲来说,这些性爱的白日梦不仅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更是她成长路上的重要伙伴。通过这些梦境,她学会了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也学会了如何去爱和被爱。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连环故事。或许你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性爱白日梦,那么不妨大胆地去追寻它吧!让它成为你生活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为你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动力。全文

陈志风
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无疑是最深、最复杂、也最具挑战性的一种。它带给我们安全感,同时也让我们在彼此的陪伴下,将内心的创伤一一展现。当旧痛浮现,争吵与冲突难以避免,但这也正是我们治愈与成长的最好时机。 近年来,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它相信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动力,能够通过自我力量走出心理阴影。而当我们将这种理念应用于亲密关系中,会发现爱、理解、接纳与宽容,是治愈一切心伤的良药。 一、创伤与争吵 在亲密关系中,每个人内在的创伤都可能成为争论、争吵的导火索。当旧痛浮现,我们往往会因为缺乏理解而陷入无休止的争执。然而,如果我们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创伤,并主动结束争吵,那么这份关系就有可能得到修复与加深。 二、人本主义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给予人们鼓励、关爱和理解。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理念,通过创造安全的气氛、表达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及只做对方的一面镜子,来疗愈彼此的心灵。 三、实践中的智慧 当争吵发生时,我们可以试着冷静下来,不去打断或否定对方。而是全身心地倾听对方的情绪、感受和信念。在对方发泄完愤怒后,给予一个深深的拥抱,用爱去抚平创伤。 四、爱的力量 在亲密关系中,爱是最强大的疗愈力量。它让我们能够接纳、理解并宽容对方。在爱的滋润下,很多创伤都会慢慢被修复。当我们用爱和慈悲去面对伴侣时,会发现争吵与冲突不再是破坏关系的元凶,而是推动我们成长的契机。 亲密关系中的创伤与治愈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实践、去成长,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和谐。让我们用爱和慈悲去治愈彼此的心灵吧!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爱更强大、更治愈了。全文

陈志风
我们常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解开原生家庭的纠缠,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爱情。 一、原生家庭的“阴影” 你是否曾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迷茫、无助,甚至频繁出现问题?或许,你应该回到原生家庭中去看一看。我们与父母之间不健康的关系,往往会在亲密关系中投射出来,成为我们难以逾越的障碍。 中国式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受到国家家庭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坑洞也造成了在抚育下一代时的种种遗憾。而这些遗憾,又会在家族内不断繁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二、与原生家庭“离婚” 要想在亲密关系中顺利前行,我们首先要学会与原生家庭“离婚”。这并不是说要断绝与父母的关系,而是要减少不必要的纠缠,学会独立成长。 1、了解并接纳父母 我们需要了解父母的成长经历、他们的原生家庭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接纳他们的不完美。 2、建立健康的沟通方式 与父母沟通时,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感受。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建立更加健康的关系。 3、建立独立的生活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独立的生活能力。这包括经济独立、情感独立和生活独立。当我们能够独立生活时,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亲密关系中的挑战。 三、修复原生家庭的纠缠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经常碰壁,不妨利用单身时光来修复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纠缠。以下是一些建议: 1、正视自己的问题 我们需要正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并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 2、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觉得自己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治疗师的帮助。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3、培养自我成长的能力 我们需要学会自我成长,包括提高自我认知、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提升沟通技巧等。当我们更加成熟和独立时,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全文

48"
刘伟
持证10年
咨询114
评价14
复购35%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6"
蔡善根
持证7年
咨询583
评价230
复购81%
家庭矛盾
个人成长
49"
赵婧琳
持证7年
咨询121
评价48
复购43%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20"
王浩
持证20年
咨询204
评价72
复购62%
婚恋情感
人际职场
58"
梁春霞
持证8年
咨询110
评价24
复购47%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42"
白雪峰
持证13年
咨询95
评价25
复购36%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30"
冯二玲
持证7年
咨询788
评价277
复购4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48"
刘芝
持证6年
咨询302
评价105
复购49%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28"
茅丽英
持证15年
咨询105
评价24
复购34%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10"
李倩茹
持证2年
咨询35
评价5
复购80%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