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s
华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持证9年
上海 | 上海市
5.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服务人数
58
多次复购
100%
平均时长
11
长程个案
2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费用:
120 元起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7.0折
增加恋爱婚姻中的幸福感
¥168 ¥240 /次(60分钟)8次起通话
预约
7.0折
帮助觉察自我,找寻内在的力量
¥168 ¥240 /次(6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介绍】

我是华燕,我于2016年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后在线上平台做了五年的心理咨询

【受训经历】

2015年4月参加房树人绘画分析师培训

2015年10月参加注册OH 卡执行师培训

【工作人群】

学生、公司职员

【咨询风格】

温和而真诚、耐心倾听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当道路变得崎岖,当情绪变得低落,不用害怕,

相信自己内在的力量,我们一起将他挖掘,帮助我们勇敢面对一切!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华燕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情绪压力
累计个案时长
186.9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在医院上夜班的时候睡得着,怎么下了班晚上就睡不着了
华燕
华燕
咨询师
1年前
人在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时容易产生倦怠和无力感,而下班后是回归“自由”所以更精神一点。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5)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Hola
第3次下单
咨询效果挺好的,满意
23-09-29 23:58:33
Hola
第2次下单
很好的老师
23-09-14 19:14:35
晓晓
第2次下单
短短几十分钟的聊天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倾听指引
23-03-02 00:40:11
第1次下单
牛啊牛啊,聊完以后心里轻松了不少
22-11-09 13:12:50
哈哈
第1次下单
老师很好,谢谢老师
22-11-08 01:27:42
4页 ,到第 确定
动态
华燕
03摆脱诅咒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友善的人”来说,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一件尤为困难的事。我们提供一系列方法,帮你以更清晰、更自信的方式传递原本觉得难以表述的信息(如拒绝、抱怨及划清界限等)。 1、可靠优势清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优势”(有人可能称之为“复原力”)。这个练习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这些特质并列出清单,供你在遇到危机、需要增强信心时使用。 想想过去你做过的令你感到骄傲的事儿,不管它们对别人来说多么没有意义。可以是帮助一位朋友、坚持某项难以坚持的事儿,或是你的作品上了学校的张贴榜。试着列出至少三个,然后在旁边写上它们所代表的你所具备的特质(或者说“可靠优势”)。记住,不要让批判性声音驱散你的想法。 2、肢体语言 大量研究表明,相比其他方式,我们通过非语言交流(或者说,肢体语言)获得的信息更多。肢体语言研究先驱麦拉宾(AlbertMehrabian)提出了一条平衡定律,即:对一个人的印象,大约55%来自于肢体语言,38%来自于说话的方式(尤其是语气),7%来自于说话的内容。当你站直身体,并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你会觉得更自信,并且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自信。如果你需要打一个不好开口的电话,试着站着打这个电话,这会让你觉得更强势一些,而你的声音也会体现出这一点。 全文

华燕
其实,未分化正是造成理想化期待的一个原因。虽然意识上很清楚“我是我,孩子是孩子”,但潜意识里依然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延续,会期待他做作业的时候“像我”。未分化还表现在,每天收到老师发的作业通知,“我”都会感觉自己有责任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孩子没做作业,就是妈妈的责任;当老师来电话说孩子不识字,不会算数,要求“我”在家陪他多练习,否则跟不上进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感觉云云,“我”就立刻有见诸行动的表现,因为感觉老师批评的是“我”和孩子的共同体。 由此想来,可能每当“我”要求孩子学习,他感受到的是“妈妈在叫我为她学习”,而不是“我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此外,“我”会希望孩子不仅完成作业,而且要完成的“好”,比如字要写得整齐、干净,因为潜意识里觉得孩子作业做得好=妈妈好,做得不好=妈妈不好,妈妈不能在老师面前显得不好,于是无意识地要求孩子反复擦了重写,擦了重写,搞得孩子很泄气,产生抵触情绪。其实,那个战战兢兢,害怕“不够好”的,是“我”。 当“我”把自己和孩子剥离出来看,就发现,孩子很好,学习态度很好,而且,虽然慢一点,但一直在进步。那个一直打扰他节奏,激起他情绪的,一直是“我”。让“我”失望的,恰恰是自己。 惭愧之余,“我”也知道这是早年对父母模式的认同和内化,好在潜意识意识化以后,行为模式的改变就相对容易了很多。“我”开始允许一些以前不接受的事情:不想做作业就先玩吧;字写得歪扭就这样交上去吧;老师来电话,“我”态度很端正,回家还是以孩子的感受为主,让他以自己的节奏去学习…… 这样做了以后,你会发现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孩子得到允许,情绪好了,也更主动了。而对“我”来讲,打破严厉的超我,让自我再长大一点,看似是对孩子的养育,也是对自己的养育。 全文

华燕
当陪孩子做作业时,总是会出现那些说教和责怪的话,甚至会愤怒或者情绪崩溃,尝试去理解自己情绪失控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发火是因为孩子不符合“我”的理想化期待 首先,源于“我”对做作业有一些理想化的场景,比如孩子回家后会自动把作业拿出来,并在晚饭前自己把作业做完。有了理想化的期待,就会有相应的要求,会过度关注每一个细节,而现实情况往往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比如:孩子回家后并不会自觉做作业,甚至反复提醒以后还是做别的事情;孩子不知道作业是什么;孩子打开书本,虽然上课学过,还是不认识书上的字;孩子写字头太低了,握笔姿势不对,笔画顺序也不对;作业没做多久,孩子躺在了椅子上,或者自己跑去拿东西吃…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无意识地想要去纠正他的行为,使之符合“我”的期待,头脑里会出现很多“应该”:你“应该”知道作业是什么;你“应该”先做完作业再去玩;而且,“我”会期待在纠正他以后,他就立刻能做到。可现实往往不是做不到,就是孩子会有情绪,觉得妈妈一会儿叫他这样,一会儿叫他那样,很烦,然后拒绝去做。 比如,学拼音和算数,因为他没有任何基础,“我”就在一旁教他,发现反复教了以后依然不会,“我”就会不耐烦。这时候的理想化期待就是“你应该在教了之后就能学会啊”。 “我”还有一种很隐秘的期待,就是“我”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来陪你做作业,你应该要满足“我”的期待。 二、发火是因为自己和孩子之间未分化 在陪伴孩子作业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不像我”。这是小时候妈妈的经典语录。现在想来,“我的孩子应该像我”,这不仅是理想化期待,还是未分化的体现。原来,“我”并没有真正做到,把“我”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去对待,去理解。全文

华燕
1、发展尽可能多的兴趣爱好,从艺术、舞蹈到阅读、写作,亦或是健身……一切能给你带来愉悦感的事物都去发展,扩充生命的厚度和深度。你用越多美好的事物「塞」进生活,就会有越多的幸福感,并记住:He who angers you controls you. 你的幸福感越多来自于自身,别人就越少能控制你的情绪。 2、交尽可能高质量的好友,交友给人带来的幸福很难取代。social connection 本身就能让你扩充视野、带来愉悦。并且,多几个知心的密友能让你把情感寄托在不同的人身上,不用锁定于伴侣,对亲密关系来说是能量的释放。 3、坚持一周有两天「让爱情放假」,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沉浸于自己的感受。可以简单联系,但是不用粘在一起。这点对于已经同居或者结婚的情侣特别有用,不仅能延长爱情的寿命、让彼此有呼吸的空间,还能持续锻炼独处的能力。在同居后始终具备独处的能力,这实在太重要。 若不能照顾好自己,你给人的爱也是残缺的、不健康的,甚至带有强烈的索取意味,让人忍不住想逃离。 02争吵时放弃有关对错的辩论 在我看来,亲密关系的争吵中,最不合理和没有必要的,便是有关“对错”的讨论。先来说说为何有关对错的争论没必要。如果无力掌握大局,又不想感觉能力不足或者没有安全感,最快的方法就是证明自己是对的。而证明自己是对的,往往只需要站在制高点上,批评、责怪、证明别人是错的,全身便会充满肾上腺素,觉得自己如同超人一样伟大。 关于对错的争执,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结果,只是双方都在寻求无意义的优越感、不真实的安全感,以及获得短暂的骄傲和神气。 全文

华燕
当拥有一段亲密关系时,靠得太近,容易产生摩擦爆发争吵;离得太远,又感受不到亲密和互相支持的感觉。进入成人社会,最重要的要领之一是抛弃受害者心态,充分对自己的遭遇负责。今天的推文来具体聊聊这个话题——如何真正成熟地处理一段亲密关系。 01真正的情感独立是怎样的 在亲密关系中,真正的情感独立就是意识到:你的伴侣不应该是爱与幸福的唯一来源。满足你的期待、讨你开心并不是ta们的职责。如果没法把这点作为基本架设,亲密关系就很难长久维护。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总要求父母无条件符合我们的需求,不然就会通过哭闹、抱怨、撒娇、发脾气来反抗。很多人长大以后对待伴侣用的是同样的办法,期待以此获得安全感和陪伴。 这说明一个事实:我们的情绪往往不如身体上以及智力上来得成熟。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在使用小时候时的方法来处理情感和需求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所需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者其他的很多事物,如果都需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真正的情感独立来自于真正而充分的悦己——充分关注自我需求,并且具备满足自我需求的能力。这就是在情感上的成熟——有足够的能力构建一个独立的生活。全文

华燕
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如果你好好地收下这个信息,理解并应对好这封信,送信人就会走了。相反,如果你关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他就会一次次地不请自来,就像一个送快递的,如果你没收到,他就得一趟趟地送。如果你关着门,他就得敲门、甚至撞门。白天你不接收,他晚上还会再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在梦中梦见一些我们并不愿意看见和接受的画面。越大的情绪,包含着越大、越重要的信息,如果你不接受、不解读,它就会反复出现提醒我们看见。因为这封信里,包含着我们内心的重要需要。 1. 压抑,让你获得安全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让自己觉得难捱的情况,我们时常会忍一忍。虽然我们觉得当时有压抑,但至少当时你获得了安全:在你没有能力或者准备去应对那个冲突时,压抑保护了你。每一个压抑都避免了一次我们暂时不愿意去面对的冲突。至于我们现在还要不要压抑,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准备好应对一个可能的冲突,或准备好表达真实的自己。老实说,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出现压抑的情绪。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依赖父母和他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不压抑几乎是不可能的。压抑让我们退回到自己的空间内,让我们得以喘息和休憩。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让自己觉得难捱的情况,我们时常会忍一忍。虽然我们觉得当时有压抑,但至少当时你获得了安全:在你没有能力或者准备去应对那个冲突时,压抑保护了你。每一个压抑都避免了一次我们暂时不愿意去面对的冲突。至于我们现在还要不要压抑,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准备好应对一个可能的冲突,或准备好表达真实的自己。老实说,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出现压抑的情绪。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依赖父母和他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不压抑几乎是不可能的。压抑让我们退回到自己的空间内,让我们得以喘息和休憩。 解除习惯性压抑的方法是:努力地觉察和区分,过去(童年)那些“不得不”的压抑。然后你需要明白——我现在已经成年了,我真的还需要这样吗?现在我的力量与能力,比过去的自己大几十倍。我已经有能力去改变,有能力真实地表达自己了。如果我们还愿意承受压抑,那也要接纳自己暂时就是这样的。不要自责和自我伤害。害怕、压抑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解除任何一个习惯都需要时间与力量,不能一蹴而就。全文

60"
李亚双
持证11年
咨询171
评价60
复购5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69"
马禅
持证15年
咨询297
评价79
复购51%
个人成长
人际职场
56"
顾丰玲
持证22年
咨询79
评价36
复购48%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9"
姚冰
持证17年
咨询55
评价5
复购47%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31"
冯继舟
持证8年
咨询370
评价176
复购72%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58"
田大朋
持证16年
咨询23
评价7
复购39%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41"
马頔
持证20年
咨询53
评价33
复购67%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23"
唐建刚
持证14年
咨询270
评价79
复购37%
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
48"
刘芝
持证7年
咨询364
评价169
复购73%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37"
尤四海
持证7年
咨询425
评价110
复购44%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