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s
冯秋涵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持证7年
北京 | 北京市
5.0
情绪压力
人际职场
服务人数
11
多次复购
0%
平均时长
0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2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9.0折
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108 ¥120 /次(6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8.5折
亲子沟通
¥102 ¥120 /次(6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介绍】

全日制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受训经历】

2015年-2018年攻读心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2015年参加ACT正念培训

2016年读研期间考取心理咨询师三级

2017年考取心理咨询师二级

2020年6月--2020年12月参加儿童游戏治疗理论与实操培训

2021年参加沙盘培训并获得证书

2022年参加培训并考取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

2021年开始参加每周一次朋辈督导和个人成长督导

2023年至今参加人本主义培训

【擅长问题】

情绪情感,恋爱关系,人际沟通,亲子沟通,压力缓解

【咨询风格

真诚尊重,温和包容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如果你有闲惑不解,我和你一起摸索探寻,如果你有情绪困扰,我陪你一起抒发缓解,如果你想找人倾诉,我当你真诚的倾听者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冯秋涵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情绪压力、 人际职场、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累计个案时长
18.2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我爸轻松一射,我妈辛苦十个月,我痛苦一生
冯秋涵
冯秋涵
咨询师
11个月前
怎么了?可以详细说说吗?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2)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空警
第1次下单
老师人好好~
23-08-03 12:35:58
矿泉水儿
第1次下单
太有耐心了老师一直听我叨叨,呜呜呜真好
23-07-13 19:34:30
动态
冯秋涵
人们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全文

冯秋涵
#周二读书笔记 斯金纳被人们看作是行为主义之父,是著名的“斯金纳箱”的发明者。 斯金纳的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在任一特定的情况下,你的行为都很可能会伴随着某种后果,比如得到赞扬、报酬或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这些后果使得你的行为在类似的情况下,很可能得到重复;这些后果被称为“强化物”。如果你的行为伴随着另一种后果,比如疼痛或尴尬,那么今后在相似的情况下,你将很少会在重复着一行为,这些后果被称为“惩罚”。 一种行为被强化后,强化物若不再出现,那么这一行为在发生的可能性将慢慢减弱直到完全消失,这种抑制过程被称作“消退”。 • 理论假设 回想一下自己的迷信行为,是否在某个时候因为迷信做过某些事情。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或揣测在迷信行为和某些强化性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虽然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关。人们相信这种联系是因为该行为被偶然的强化过一次两次或者几次。斯金纳称其为非关联性强化,这种强化与特定行为间并不一一对应,但你却相信这种因果联系确实存在。 • 方法 斯金纳箱(条件反射箱):由一个空的笼子或箱子组成,里面只有一个用来放食物的碟子或者托盘。研究者可以用此控制动物应该在何时得到食物的强化。早期的斯金纳箱中还包括一根控制杆,如果按下控制杆,食物就会自动出现。如果一只老鼠(早期研究使用老鼠)被放在这样的箱子里,它通过尝试错误将最终学会为获得食物而却按控制杆。 为了研究迷信行为,食物分发器被设定为每隔15秒落下食丸,不管动物当时在做什么。可以看到这便产生了非关联性强化。换言之不管动物做了什么,每隔15秒它将得到一份奖赏。 • 结果 鸽子出现了新的行为,即便新的行为与鸽子得到食物毫无关系。然而它们表现的好像那种行为会产生食物似的,也就是说,它们变的迷信了。 接下来斯金纳想知道如果两次强化之间的时间间隔被拉长,则又会发生什么。他选择了一只摇头的鸽子,之后把投放食丸的间隔慢慢增加到1分钟,鸽子表现得更加精力充沛,直到最后在两次强化间的一分钟内,这只鸽子就像在表演一种舞蹈。 最后是消除鸽子的这种新行为,这意味着在测试箱中的强化不在继续。这时,迷信行为逐渐消退,直到完全消失。 • 结论 迷信行为并不会导致你想要的结果,但他们还是有积极的功能的。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迷信行为经常能产生一种力量感和控制感。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全文

冯秋涵
#周二读书笔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行为的动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期压抑的内心冲突。简单的说就是,行为和特殊的情绪是有内在的生理和本能过程产生的。 20世纪20年代,以巴甫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出现了,华生提出,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使人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联系。 • 方法和结果 被试阿尔伯特·B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他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并且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从来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因为这些东西引不起恐惧,所以可将它们看作是中性刺激。 实验开始后研究者向阿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一开始当被试正要伸手去触摸白鼠时,突如其来的响声会出现,让被试十分惊恐。在总共7次白鼠与声音的配对呈现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呈现白鼠时,被试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 这种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这种迁移叫“泛化”。 • 华生想知道条件性的情绪反应中,习得的情绪是否会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情景。再第一次测试后的第五天,研究者将小阿尔伯特逮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那里灯光更明亮,在场的人更多。在这种新的环境中,阿尔伯特仍然明显对白鼠和兔子感到恐惧,只是不像以前那么强烈。 • 最后一个实验是观察阿尔伯特新习得的情绪反应是否会持续一段时间。31天后,给阿尔伯特呈现圣诞老人的面具,白色皮毛大衣、白鼠、白兔和狗,一个月后的阿尔伯特仍然对这些东西感到十分恐惧。 • 讨论和研究发现的意义 华生在本次研究和他所有工作中有两个基本目标:a证明人类所有的行为起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b证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即我们的行为来自于无意识——是错误的。虽然这一实验带有方法上的缺陷且严重违反了道德操守,但却很大程度上留给心理学界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令人信服地表明了情绪行为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手段而成为条件反应。 在阿尔伯特5岁时,有人把一种宠物兔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一开始他会感到恐惧,但相处过程中他发现并没有可怕的事情发生,于是他对兔子的恐惧慢慢减弱,直到没有恐惧反应——消退。 我们一生中都在经历着学习与消退、建立与接触条件反射的过程。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全文

冯秋涵
#周六读书笔记 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因在消化领域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他的生理学研究主要是以狗为被试,随着不断研究,他注意到某些完全没有想到的现象:狗在食物放入嘴里之前,甚至在闻到食物的气味之前,就已经开始分泌唾液。 他观察与消化似乎并无关系的刺激引起了消化反射。纯粹的生理学理论不可能解释这种现象,问题的答案只能到心理学中去寻找。 • 理论假设 狗从经验中学会了在某种信号出现之后,期待食物的出现。这些“信号刺激”并不会自然的引起唾液分泌,但狗把它们和食物联系了起来,并且做出唾液分泌的反应。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和自动的,无需学习,并且对同一物种的所有成员而言都大体相同。 他的研究中,形成的无条件刺激是食物,引起的无条件反应是唾液分泌。 条件反射则正好相反,它是通过经验或学习获得的,并在同一物种的不同成员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他的形成是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应。 他提出如果所处环境中经常出现一种特定刺激,在狗的大脑中这些刺激就可能与食物建立联系,使它成为食物即将到来的信号。在食物与刺激建立联系之前,这种环境刺激不产生任何重要反应。换言之,对于狗来说,它是一种中性刺激。 • 方法和结果 巴甫洛夫选择食物作为无条件刺激——引起唾液分泌这一无条件反应。 然后他找到一种对狗来说与食物毫不相干的中性刺激——节拍器的声音。 在几次建立条件反射的实验中,狗听到节拍器的滴答声后立即得到食物。 “一种中性的刺激被加在先天的消化反射行为上,我们观察到,这种刺激组合在重复了几次以后,节拍器的声音就具有了刺激唾液分泌的属性。”——换句话说,节拍器成为了它的一种条件刺激。 • 研究发现的意义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和说明许多人类行为:恐怖症从何而来,你为何不喜欢某种食物,什么是你情绪的来源,广告是如何起作用的,为何在面试或考试前你会感到焦虑,是什么引起你的性欲等。 任何一种中性刺激都可用于形成条件反射。 • 相关研究和近期应用 如果父母对某种事物感到恐惧,比如害怕蛇和蜘蛛,儿童无需直接接触这些事物,只通过从父母那儿得到的“替代性”条件反射就能产生对同样事物的恐惧。 即使一个经典条件反射反应已经消失,但是,如果在一个与条件反应消失时不同的情境中再次遇到条件刺激时,该条件反应还会出现。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全文

冯秋涵
#周二读书笔记 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般 催眠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对人的心里有控制作用的神秘过程。 有研究者认为,催眠事实上不过是一种提高了的执行某些特定行为的动机状态,无需依靠“昏睡状态”或意识状态的改变就可以完全将其解释清楚。 • 方法 不是某个特定实验,而是总结了研究者们在1982年以前的很多研究成果。 • 结果和讨论 研究者声称催眠术中有两个很关键的因素,致使人们相信催眠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 1 被试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是由别的什么东西引起的,而不是他们自己引发的,这样就会使某些动作看起来并不随意(意思是自己不能控制)。 2 催眠的形式让被试产生了一种期望,这种期望促使被试以与期望相一致的方式表现某种行为。 • 被催眠的被试的行为是不随意的 如果你高度专心于此(比如胳膊上了石膏),你就无法注意到另一些信息,而只有那些信息才会提醒你这些幻觉并不真实。当你专注于胳膊上的石膏时,你把胳膊上的石膏想象的越生动,精确到它的质地和硬度,以及他是怎样被撞到胳膊上去的等等,你就越不会想到这只是你的想象力在起作用——而会认为是真实发生的。 人们之所以在催眠状态下做出某种特定行为,是因为他们觉得催眠就应该是那样,而不是因为催眠改变了他们的意识状态。 • 研究发现的意义 人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被催眠。而且在催眠状态下,被试不会做出他们认为是反社会的行为,也不可能表现出超人的力量或耐力。 催眠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在帮助人们戒烟戒酒、提高记忆力或者减肥等方面并不是特别有效。 • 近期应用 催眠以及其他有争议的治疗技术,可能会歪曲记忆,甚至创造出受虐待的记忆,实际上,这些记忆中的事情可能从来没有发生活,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的经历中。 催眠技术可以使来访者提取出自己早期创伤性经历的准确记忆,这是一种误导,这种记忆会像在非催眠状态下的记忆一样出现各种错误。 因此,被催眠的人与清醒的人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更容易被驱动。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全文

冯秋涵
#周二读书笔记 07 梦,并不浪漫……——梦是纯粹由睡眠时大脑中随机的生理电刺激所致。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在潜意识中表达的那些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实现的愿望。 20世纪70年代,哈弗医学院的阿伦·霍布森和罗伯特·麦卡利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认为事实上,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 他们认为,梦从一开始就没什么含义。 • 理论假设 与其说是梦引发了REM(快速眼动)睡眠,倒不如说是REM睡眠使人做梦。 • 方法 所有哺乳动物都要经历和人类相似的睡眠阶段。研究者选择猫作为被试。用各种实验技术来刺激或抑制大脑中的某些部位,并记录这对有梦睡眠的影响。 • 结果和讨论 作者把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含义详细表述为四条: (1)做梦的原动力不是来自于心理而是来自于生理,梦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都是相当固定的,可以假定其受到了神经系统遗传因素的预先控制。 (2)在做梦的过程中,脑干不包含任何思想、情感、情节或愿望,只是简单的电能。 (3)对进入梦中的随机信号的详细阐述可以看成是一种建构、整合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润饰中不可接受的愿望的过程。 (4)对于梦的遗忘,弗洛伊德的解释是压抑。他认为,由于某种原因,梦的内容太让人心神不宁,这是人们就会遗忘它。但霍布森和麦卡利声称,当人们清醒时,大脑会产生快速的化学变化,在REM睡眠阶段,大脑中某种将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所必须的化学物质受到了抑制。所以,除非梦特别生动(由大量的激活产生了这样一个梦),并且你在做梦的过程中醒来,或做完梦后立即醒来,否则你是不会记住梦的内容的。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全文

26"
吴俊佳
持证19年
咨询1
评价0
复购0%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14"
李焱
持证6年
咨询170
评价36
复购52%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20"
高武杰
持证10年
咨询27
评价2
复购37%
人际职场
亲子教育
15"
郭佳丽
持证9年
咨询65
评价9
复购33%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15"
刘维子
持证14年
咨询37
评价5
复购50%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9"
杨新
持证13年
咨询19
评价5
复购47%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117"
李欢欢
持证15年
咨询95
评价18
复购53%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38"
金惠书
持证15年
咨询317
评价122
复购6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2"
殷宏芳
持证15年
咨询132
评价23
复购49%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34"
杜宁娟
持证12年
咨询282
评价90
复购59%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