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在自知,难在自知。
巴纳姆效应,也称福勒效应和星相效应,是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偏差行为。这种效应可以部分解释一些超自然信仰和实践的广泛接受,例如占星术、算命、气场解读和某些类型的性格测试 。
其名字来源于一位广受欢迎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Phineas Taylor Barnum,又称P. T. Barnum),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中国也有类似的故事:明朝末年,有三个秀才一起结伴进京去赶考。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因此三人就请教那位算命先生,究竟三个人之中谁会金榜题名。半晌之后,算命先生伸出了一根手指,三个人都很不理解,再细问,算命先生就告诉他们:“天机不可泄露。”三个人见问不出来,也就只好似懂非懂地走了。考试完以后,秀才们都说算命先生非常厉害,算得太准了。实际上,这一根手指暗藏玄机,既可以表示“一起中了”,又可表示“一起不中”、“只有一个不中”或“只中一个”,三个秀才会出现的四种情况都包含其中了。因此,无论三个秀才最后的考试结果怎样,算命先生都会算对。
作为一种认知偏差行为,与主观验证、晕轮效应等概念存在一定关联,在星座、占卜、市场营销和教育等领域都有应用。巴纳姆效应有利有弊,为避免巴纳姆效应带来的弊端,一定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减少外界对自身的干扰,合理利用巴纳姆效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