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s
汪张娟
心理治疗师
|持证4年
上海 | 上海
3.0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服务人数
8
多次复购
12%
平均时长
1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2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10.0折
一次体验卡
¥180 ¥18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8.0折
各类心理咨询
¥144 ¥180 /次(60分钟)10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各类心理咨询
¥162 ¥180 /次(6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介绍】:

我愿成为你生命旅程中的一盏灯,在你感到迷茫、孤独或疲惫时,为你照亮内心的角落。

在这里,你的情绪无需隐藏,你的故事会被温柔倾听。我会用专业与共情,陪你一起寻找力量,重新看见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光。

 

【受训经历】:

家庭教育指导师

心理咨询师

高校教师资格证

高级婚姻情感咨询师

高级员工心理援助EAP)咨询师

高级催眠师

卫健委心理治疗师证书

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心理学 国际硕士

心理情绪心理解码师

 

【擅长问题】:

青少年领域,亲子,亲密关系

 

【工作人群】:

青少年,中青年,老年

 

【咨询风格】:

温暖陪伴,专业赋能型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我承诺: 以专业为盾,守护你的隐私与伤害; 以共情为桥,理解你未曾言说的挣扎; 以希望为锚,陪你走出迷雾,走向更自在的人生。"

资质认证
心理治疗师
咨询师汪张娟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累计个案时长
8.1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我老不出去,我外面速度太快了。我受不了。我应该怎么做。我应该怎么改变自己。老不出门都不敢出门了。害怕人。害怕别人的眼光。在家呆着是毁灭自己。我说的对吗。我应该怎么改变自己。
汪张娟
汪张娟
咨询师
6小时前
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恐惧出去吗?这种现象持续多长时间了?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3.0
全部(1)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猫猫头
第1次下单
会有点抢话和主观臆测
25-05-13 12:33:30
动态
汪张娟
虽然心理咨询看似是两个人坐在一起谈话,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不仅是谈话。 这个问题实质上关于“信任”。我们不妨想想,有的人结婚很多年,彼此却还像是陌生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心理咨询过程中产生的联结,可能是与之正好相反的另一种情况。全文

汪张娟
快乐才有地方住进来 如果你发现自己: 年轻轻轻,却大把大把脱发; 吃得不多,但就是瘦不下来; 大病没有,小病一个接一个; 没干啥事,内心却感觉被掏空…… 那么你就应该重视起来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你体内的“情绪垃圾”在抗议。 你想想,一个人从早上出门到晚上回到家,每天要往体内储存多少情绪垃圾? 在职场上被同事欺负,被客户刁难,遭受伴侣的冷暴力,闹婆媳矛盾…… 委屈、焦虑、愤怒……内心被各种情绪垃圾占满,其他开心、幸福的积极情绪,便再也进不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情绪垃圾桶”,但这个垃圾桶的空间是有限的。 情绪一旦超过负荷,身体便会发出最直接的信号。随之而来的就是感受性会变差,快乐的阈值随之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很难快乐。而且情绪是会蔓延的,会在无意中伤害到我们身边的人。有个闺蜜的老公是一个情绪很不稳定的人。她曾和我诉苦,有段时间她老公的事业处于低谷期,每次回到家就拉着个脸。问他什么话也是爱理不理的,只要她多说几句话,他就立马变得不耐烦:“你就不能让我安静会么?”“你怎么可能懂得我的难处!”就这样,两个人的矛盾越积越深。闺蜜也整天变得闷闷不乐,经常对着调皮的孩子吼叫。就这样,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在爆发“战争”。当年朴树在《奇遇人生》节目中,也曾谈起自己的婚姻危机。因为事业受挫,回到家都没法和妻子好好说话,莫名对她发脾气。借用他妻子的话说就是:朴树把最好的能量都放在唱片里了,却把一堆情绪垃圾留给了她。内心一旦塞满情绪垃圾,就容易让人爆发、失去理智,伤害身边的人。事后感到自责,却难以自控。因为你的内在残留了太多的情绪垃圾,被你忽视了,没有及时去清扫。而夜晚是一个包容性十分强大的时间段。因此,建议你可以在晚上11点或者更早一点,列出今天最影响你情绪的几件事。这些事可能让你感到生气、难过或委屈,但你可以告诉自己:“今天不好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我接受它今天的样子,明天又是崭新的。”这就是情绪完结的力量,它会在很大程度上让你的负面情绪减少,自我攻击也会减轻。同样,你也可以试着通过拍打枕头、对着空气骂脏话等方式,让内在积压的情绪垃圾流动和释放出去。全文

汪张娟
生命中能量流动的真相,是保持“归零心态”。 在广告画面中,一个小女孩正在画画,当她看到画纸上还有些空白时,抬头对奶奶说: “奶奶,这里还有空,我再画些树吧!” 奶奶提醒她,要适当留白。 小女孩很是不解,追问奶奶为什么。 奶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是让她试试画些飞鸟。 结果小女孩发现画面一下子开阔了。 短片最后,奶奶说的一句话,让很多网友深受启发: “画画要留白,人生也一样。不要把生活填得太满,多给自己留些空间。” 这句话,道出了当下多少人内心的隐痛和渴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都很忙碌、很卷的时代。 生活就像这张画卷,已经很拥挤了。 日复一日的循环,谈不上喜欢和开心,还经常觉得恐慌、焦虑。 很多时候,你往自己的生活里塞得越多,就越会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 但这个世界上也确实有一部分人,能把苦闷的日子过得足够松弛和自在。 不是TA们足够幸运,而是TA们懂得在自己的生命中“留白”。 当内心负荷过重的时候,一边清零,一边拥有。 这是一种当代年轻人稀缺的心态,因为我们都活得“太满了”。全文

汪张娟
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好的婚姻,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以前,我将这理解为不得已的“迁就”和“隐忍”。 如今我不再年轻,才明白这包裹着大智慧: 睁只眼闭只眼,是为了给人性留白。 人性,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伴侣,都是黑白交织、光影共生、瑕瑜互见的。 太较真、太刻板、太清醒,容易被伤和伤人。 知白守黑、执虚如盈、明道若昧,是给对方退路,也是给自己余地。 这,亦是破情执的一部分:接受人性的混沌,抱持情感的幽明,安放人心的摇摆,收获婚姻的小满。结婚,我深切的体会是:婚姻犹如此生我们遇见的天地万物,只是帮助我们修行的一个工具,而已。无所谓聚散离合、幸福悲惨、假爱真爱。它只是让我们牵手一个人,踏上一条船,在两性之河里,映出我们各自的自性真心,修出我们各自的我本具足。婚姻只是工具,我们内在魂魄,才是所有工具最终锻造出的那颗明珠。当然。修行之路有很多,你也不是非结婚不可。全文

汪张娟
情绪是心理健康水平最直接的指标。一般而言,有心理问题的人常常会体验到情绪困扰,如焦虑、抑郁、恐惧、沮丧、躁狂等。一旦我们觉察到自己情绪异常,比如,该开心的时候却开心不起来(孩子出生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愁苦),不该感到害怕的时候却非常恐惧(对于宠物狗感到异常恐惧),就说明自己存在心理问题了。 既然情绪是健康的直接指标,那么心理咨询师通常就会从情绪入手,来判断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借由情绪探究引发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如认知原因、成长经验等)。 情绪识别就是了解求助者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情绪体验,邀请求助者用适合的情绪词汇标识自己情绪的体验过程。全文

汪张娟
1.认识到你的选择。你可能觉得在这段关系中你没有选择权。然而,你有自由去爱一个人,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依赖。你有自由离开一段破坏性或有害的关系。认识到你有能力选择你想要什么,什么对你最好。 这段关系可能让你觉得你在为对方服务,而不是在为自己服务。照顾这个人是你应该承担的责任吗?想想你有哪些选择,对方也有能力做出选择。 2.离开时要坚定。通常,依赖性过强的人可能会过分陷入别人的照顾中,以至于忽视自己的需求,与自己的愿望、需求和渴望脱节。如果你准备结束这段关系,那么在断绝关系的断言上要坚定,要知道这个决定是你想要和需要的。在进入讨论之前,提醒自己你的决定是坚定的,并且不会重新协商这段关系或再给对方一次机会。很有可能,你已经给了这个人最后一次机会,但情况并没有太多改变。如果你结束了共生关系,但这个人仍然在你的生活中(比如父母或兄弟姐妹),坚定地坚持你的界限。即使对方恳求你留下,也要坚定。可以说,我已经深思熟虑,并且确信我的决定。我不愿意对我的决定动摇。 3.来谈谈吧。结束一段共生关系可能难以仅凭一走了之,这可能需要一次讨论。如果关系的动态突然改变,而对方的需求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不再得到满足,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你可以说,我已经注意到我们的互动方式不健康。我意识到我多么少照顾自己。对我来说,保持界限很重要,这意味着结束与你的这段关系。 4.冷静行事。对方可能不会很好地接受你的决定。他或她可能会愤怒、狂怒、心烦意乱、受伤或悲伤。即使对方威胁你,也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不要提高音量、大喊或咒骂。如果对方在喊叫,用柔和而温柔的声音回应。很可能对方会模仿你的行为。如果对方开始指责你,可以说:‘我不愿意谈论过去的事情,也不想和你争论。我是来告诉你我的感受,并且我要离开了。’ 5.表达你的感受。你决定想和对方讨论多少。你可能想说,我无法继续这段关系,或者你可能想详细说明,说是什么让你感到不适。在谈论你的感受时,保持以你为中心,避免指责对方。使用“我”陈述句代替“你”陈述句。 例如,在陈述时,保持焦点在你身上,而不是责怪他人。不要说'你占据了我所有的注意力,你让我筋疲力尽',而是说'我把自己置于这种境地,发现自己一直很疲惫。这对我不利。' 6.设定界限。结束某些共生关系可能意味着完全离开,而其他关系可能以一种健康的关系(如家庭关系)来结束共生关系。全文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29
评价65
复购77%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37"
黄强
持证15年
咨询1440
评价101
复购66%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21"
杜严
持证10年
咨询103
评价23
复购55%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8"
梁春霞
持证9年
咨询372
评价55
复购4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48"
刘芝
持证7年
咨询392
评价178
复购71%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45"
汪张娟
持证4年
咨询8
评价1
复购12%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26"
袁润杰
持证16年
咨询31
评价4
复购2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30"
安薇
持证14年
咨询69
评价18
复购49%
职业发展
人际职场
42"
白雪峰
持证14年
咨询364
评价89
复购38%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17"
李律
持证1年
咨询85
评价18
复购63%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29
评价65
复购77%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37"
黄强
持证15年
咨询1440
评价101
复购66%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21"
杜严
持证10年
咨询103
评价23
复购55%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8"
梁春霞
持证9年
咨询372
评价55
复购4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48"
刘芝
持证7年
咨询392
评价178
复购71%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45"
汪张娟
持证4年
咨询8
评价1
复购12%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26"
袁润杰
持证16年
咨询31
评价4
复购2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30"
安薇
持证14年
咨询69
评价18
复购49%
职业发展
人际职场
42"
白雪峰
持证14年
咨询364
评价89
复购38%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17"
李律
持证1年
咨询85
评价18
复购63%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