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s
李珍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
|持证8年
福建 | 厦门
5.0
亲子教育
情绪压力
服务人数
0
多次复购
0%
平均时长
0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2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9.2折
认知情绪
¥55.2 ¥60 /次(3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9.5折
倾诉
¥57 ¥60 /次(3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分析潜意识模式
¥54 ¥60 /次(30分钟)10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您好! 在您选择与我沟通之前,我先做一些简单的自我介绍,方便您对我有一个初步印象,也便于您做出是否进一步沟通的决定。

我从小是个敏感内向的小孩,对别人的情绪波动很敏感,我的父母经常吵架,我常常充当劝架人的角色。小时候我非常不明白,为什么大人老是吵架,为什么有话不能好好说? 后面我明白了,爸爸妈妈之所以老是吵架,是因为他们被困在自己痛苦的情绪模式里,他们也只习惯从自己的立场来沟通,所以,尽管吵了几十年了,但却依然不懂对方,也没有走出让自己痛苦的情绪模式。

当了妈妈后,我意识到自己身上有妈妈对待我的方式,跟老公相处时也有爸爸妈妈之间的影子。我觉得非常可怕,我不想让这些痛苦的模式一代代传下去。 于是开始走进心理学,并考了心理学三级咨询师证书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在心理学这条路上,我收获了很多,最大的帮助是,解除了我自身的很多潜意识模式,也让我有能力去建立一个从小就渴望的温暖家庭。

在这个自我恢复的过程中,我看到潜意识模式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几乎每一个痛苦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潜意识模式。换句话说,要想走出痛苦的情绪模式,就需要看清自身的潜意识模式。 如果您认同我这个说法,并也想解开自己的潜意识模式,想走出痛苦的情绪模式,那欢迎来找我沟通。

为了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我还想提前打一个预防针——在解开潜意识模式的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会有反复,会有痛苦,进而也可能会激起您无意识的抗拒,但等真正解开让自己痛苦的潜意识模式后,收获的喜悦也是巨大的。 所以,需要您有一定的决心,更需要有自我负责的勇气。 最后,期待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走出痛苦,平静喜乐的过完这一辈子。

资质认证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李珍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亲子教育、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累计个案时长
1.0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我有心里障碍,我怎么才能突破心里障碍。我克服不了自己的想象的恐惧。为什么别人都非常尖,非常聪明,我怎么这么笨。这么傻。我怎么才能学尖点。
李珍
李珍
咨询师
18小时前
28"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0)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动态
李珍
刚看到有位朋友说,克服不了想象的恐惧。 这个体验我有过,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后面是学了通过六感(喜怒忧惊恐悲)、六觉(眼耳鼻舌身意)认知情绪才好很多。 比如,我很怕在人前讲话,如果碰到需要公开发言的场合,还没轮到我就开始紧张了。(这是情绪里的“惊怕”在工作) 紧张的时候,我脑子里会跑出很多画面,比如等下自己怎么讲,万一讲不好怎么办,万一别人提了我回答不出的问题怎么办,万一忘词了怎么办,万一别人笑话我紧张怎么办……。(这是六觉中的“嗅觉”在工作) 越想越紧张,根本控制不住,这时候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想上面,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身体状态。如果我分一些注意力到身体的话,我会发现自己心跳很快、大脑空白、手心出汗、声音发抖……(情绪引起躯体反应) 紧张的高潮是在快到我发言的时候,等真正轮到我了,注意力回收到具体的内容,没空去想那么多万一,紧张就会慢慢降一些下来。(发言时,舌觉在工作,嗅觉退后。) 很多时候,我是能避免当众发言就避免,最好都用书面沟通,在书面沟通时,能有充足的思考空间,不用直接与人接触,就不会紧张。 我紧张的重点是,有人在关注我。 我为什么这么害怕别人关注我呢?(找出惊怕的原因) 源头在我妈身上,我妈属于比较情绪化的人,爱生气,我做事时,如果不符合我妈的标准,就会被说。 久而久之,做事时,只要有人看着我,就会莫名紧张,很怕对方不满意,批评我。 所以,事实上,我想象中的恐惧核心是害怕被妈妈批评,害怕不符合妈妈的标准,害怕不被妈妈爱。 当然,这里有个关键点是,我的嗅觉和惊怕靠前,所以会在意妈妈的批评,并非每个人都会这样。 在我真正看清自己恐惧背后的来源时,整个人放松了很多,虽然现在当众发言或者有人盯着我做事时,还是习惯性会有点紧张,但脑子里也有个清晰的声音在告诉我“没事的,他们不是那个爱批评你的妈妈。” 同时,会有意识把注意力从无尽的想象中拉回到现实,不再关注虚无的场景,开始关注真切的一呼一吸。 从恐惧到完全客服恐惧,认知清楚怎么回事是第一步,后面需要很多次的练习,直到自己适应新的模式,才算完全走出了这个模式。全文

李珍
有几年时间,我和老公关系不好,我对他有很多嫌弃,尤其嫌弃他一个大男人怎么总是那么容易焦虑和悲观。 人与人之间的能量是互相影响的,我对老公的嫌弃,哪怕没说出来,他也感受得到,所以,老公对我也是冷脸相对。 我时常用各种心理学知识分析自己,分析老公,同时开解自己,我不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 我告诉自己说,老公就是这样的性格,改不了的,需要改变的是我自己。 我告诉自己,我之所以不喜欢老公这些性格特点,是因为我的依赖心和不安全感,我希望他情绪稳定,希望他乐观开朗,希望他能给我足够的安全感,所以,问题在我身上,不在他。 我告诉自己,既然问题出在我身上,既然痛苦的是我,那么需要改变的是我,我要自己调节好心态,不能强迫老公变成另一个人,而是要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 这些道理,每一个都是很好的,也能在理智层面说服我,但我的内心还是不喜欢老公焦虑、悲观的特点。 就这样,每次痛苦时开导一下自己,管一段时间,然后等待下一次开导,循环往复了好多年。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我遇见了“六感六觉”后,改变才真正发生。 所谓六觉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感是:喜怒忧惊恐悲。 这12个感觉每个人都拥有,区别在于排序不同,也就是使用顺序不同。 同时,12个感觉没有任何好坏之分,有的只是维度的区别。 比如老公的焦虑、悲观特点对应的六感是忧和悲,忧和悲,既对应焦虑和悲观,也对应责任心和同情心。 知道情绪的高维特点后,给了我极大的宽慰,几乎在一瞬间,我改变了对老公的看法,我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焦虑、悲观的人,而是一个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 说来也有意思,在我改变了对老公的看法后,老公的焦虑和悲观情绪出现的次数更少了,在我眼里他变得越来越可爱。 我想这也是所谓的境由心造吧。全文

李珍
喜、怒、忧、惊、恐、悲,是六个基础情绪,我们每个人都有。 但我们使用这六个情绪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同时这六个基础情绪可以演化成许许多多复杂的情绪,但不管情绪如何演化,根源就是这六个。 换句话说,当有情绪困住我们时,需要去做的是,找到情绪的源头,看看是哪个情绪在活动,看清引起情绪反应的事件真相。 就这样一次次不断认知情绪,对自己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楚,直到与我们的情绪完完全全达到和解,再逐渐悦纳,走到祥和。全文

35"
韩超
持证18年
咨询121
评价76
复购63%
个人成长
亲子教育
41"
刘强
持证8年
咨询73
评价9
复购36%
婚恋情感
人际职场
105"
李丽
持证14年
咨询1
评价0
复购0%
家庭矛盾
个人成长
23"
刘晶晶
持证10年
咨询81
评价20
复购61%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46"
孙荣艳
持证8年
咨询2
评价1
复购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38"
金惠书
持证16年
咨询378
评价134
复购67%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9"
陈芹
持证7年
咨询124
评价16
复购42%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5"
赵玉文
持证15年
咨询218
评价153
复购7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28"
周美芳
持证11年
咨询73
评价7
复购2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1"
冯继舟
持证8年
咨询380
评价179
复购74%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5"
韩超
持证18年
咨询121
评价76
复购63%
个人成长
亲子教育
41"
刘强
持证8年
咨询73
评价9
复购36%
婚恋情感
人际职场
105"
李丽
持证14年
咨询1
评价0
复购0%
家庭矛盾
个人成长
23"
刘晶晶
持证10年
咨询81
评价20
复购61%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46"
孙荣艳
持证8年
咨询2
评价1
复购0%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38"
金惠书
持证16年
咨询378
评价134
复购67%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9"
陈芹
持证7年
咨询124
评价16
复购42%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5"
赵玉文
持证15年
咨询218
评价153
复购7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28"
周美芳
持证11年
咨询73
评价7
复购2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1"
冯继舟
持证8年
咨询380
评价179
复购74%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