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s
李珍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
|持证8年
福建 | 厦门
5.0
亲子教育
情绪压力
服务人数
3
多次复购
0%
平均时长
0
长程个案
0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立即倾诉:
2 元/分钟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9.0折
分析情绪/潜意识模式
¥108 ¥120 /次(60分钟)5次起通话
预约
9.8折
陪着你,用心听你说
¥58.8 ¥60 /次(3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9.5折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情绪压力
¥114 ¥12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5.0折
情绪压力/亲子关系/家庭教育
¥60 ¥120 /次(60分钟)1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简介】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情绪分析师

7年家庭教育指导经验

 

【受训背景】

2016年-2017年,心理咨询基础理论

2018年-2019年,5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博士陈昕老师

2021年-至今,家庭教育

2023年-至今,曾奇峰精神分析

 

【擅长领域】

缓解疏通各类情绪困扰

家庭教育,亲子关系

个人成长,看清潜意识模式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被情绪的迷雾遮蔽了双眼。如果你想走出痛苦,我愿做你情绪迷雾里的一盏暖灯,照亮那些“说不清”的情绪,你要试试吗?

资质认证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李珍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亲子教育、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累计个案时长
1.7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我的朋友保研我能看到他们由内而外的自信,但我和我现在的同学身上只看到了苟且和逃避,我曾经问过我的室友,考上这个学校你开心吗?会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吗?他沉默了一会,然后摇摇头,似乎是没有思考过这种问题。我感到可怕,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连为之奋斗的努力都不尊重,对自己已经有的或者想要获得的骄傲一无所知,这样的人的内在是空虚的,他也不可能表现的自信,好像是为自己现在所行所想的印证,所以才能表现的苟且,逃避生活,只有晚上属于自己的时间还在虚无的快乐里度过。但,或许他们本来就是这种人,或者认了命,觉得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变得和第一类人那么引人瞩目,优秀的逻辑在自己身上无法完成自洽,便只有躲进自己的桃源乡。也有可能,即我所求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同学所做或所谓我们这个层次的最好出路?想到这里我觉得有了一些答案,人生百态,我擅自给朋友和同学分了三六九等,从人生态度上,从学校层次上,从人情世故上。我被教导人人生来平等,但总会下意识的给自己和别人划分层次,我的学校远不如我的朋友,但我的同学就一定比我的朋友差么?即使,人生态度依然消极,即使会被家长老师拿来明褒暗贬,即使大脑并不如他们聪明,即使人情世故,社会经验远不如他们,也即便人生伴侣更会选择他们而不是我们。我们也总会有过人之处。吾辈所求即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与骄傲。
李珍
李珍
咨询师
1天前
写得真好,很深刻的观察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1)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星语心愿
第1次下单
老师很有耐心、特别温暖、分析情绪和分析问题都很到位,帮我打开了一个很大的心结。 选老师之前有点犹豫,看到老师给别人的回复和照片给我非常真诚的感觉,决定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果然很好。
25-04-30 07:35:47
动态
李珍
打骂的方式会给孩子一种类似自己是“家养动物”的感觉,使他屈从害怕自己的“主人”。 然而孩子应该有一种对自己“人”的身份的认同,相信当他身处困境时,会有爱他的人来做他坚强的后盾。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孩子出生以后》 ps: 是的,简单粗暴的打骂,的确会让大部分孩子“乖乖地”,就像严苛的酷刑会让犯人也“乖乖地”,但是除了“乖乖地”,就没别的了。全文

李珍
一天,看到一小孩想让妈妈买东西,妈妈一下就生气了,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一点都不会体谅人。” 这样的话经常能听到,之前我在拒绝孩子时也会讲一堆道理,比如“家里已经有啦、那个东西不实用啦、买了也不会玩几次、浪费……”之类的话。 为什么我们在拒绝孩子时,需要讲一堆理由? 为什么要让孩子感觉到他提要求是不对的呢? 我在《当我遇见一个人》里看到了一个说法,作者说父母在拒绝孩子时讲一堆道理,是为了避免内疚,因为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作为错误方的孩子,内心是痛苦的,让孩子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没有达成,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以及“不讲道理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所以,为了避免孩子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我们在拒绝孩子时尽量直接简单和诚实,“不想买就是不想买,不舍得就是不舍得,钱不够就是钱不够”,“孩子可以大方提要求,自己也可以爽快拒绝”。全文

李珍
怎么做到不打骂孩子? 叶圣陶先生说,打骂孩子这事不对,大家都明白,可还是有很多人忍不住打骂孩子,虽然事后又后悔。 ★ 他说,要想自己不被冲动所控制,只要练成一种习惯: 当觉得孩子们有什么动作近于扰乱时,不要便厌恶他们的扰乱而动起感情来,要从他们的动机着想,知道他们出于无心,更从他们的见解着想,而知他们决无可厌恨之理。 ——叶圣陶《养成习惯就是教育》 ps: 我个人体验是,虽然脾气来时,憋住不发超级难受,但只要能坚持憋住2分钟,理智就能重新回归。全文

李珍
这三种回应方式会伤害孩子 1、以母亲为中心型 2、无关反应型 3、情感逆转 举例说明: 孩子从外面捡回来一颗漂亮的小石头,开心地对妈妈说: “妈妈,你看,我捡到了一颗宝石哦。” 1、以母亲为中心型: 当母亲在忙且心情不好,不想回应时,“走开,走开,没看我在忙吗?”;当母亲心情好时“哎呀,我家宝贝将来肯定是个寻宝家”。 2、无关反应型: “快去洗手,知不知道外面的东西很脏,很多细菌吗?” 3、情感逆转型: “一颗破石头有什么好开心的,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宝石呀!” 长期用这三种回应方式,孩子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更好的回应方式是❤️“共振互动型”❤️ 看到孩子开心自己也不由自主开心,在孩子眼里那颗石头是宝石,那就是宝石,比如可以这样说:“哇,真是一颗漂亮的石头,你这么喜欢,它就是你的宝石了”。 ——《当我遇见一个人》李雪全文

李珍
“妈妈,妈妈,我们班踢球得了第一名,我们是最厉害的。” “偶尔第一名有什么厉害,每次第一才厉害。” 对话中,妈妈怕孩子骄傲,不想让孩子养成炫耀的习惯,于是给孩子浇了一盆冷水, 把孩子内心的开心和喜悦也消灭得干干净净。 杨杰在《精准回应》里说,自夸本质上是自我肯定。 家长要允许孩子自夸,只要孩子不是炫耀就可以。 自夸和炫耀的本质区别在于,炫耀会间接贬低他人,伤害他人的自我价值感。 此外,孩子自夸时,也可以帮孩子捕捉他的积极体验。 回到开头踢球的例子,在孩子自夸时,可以同时问问孩子,他们班具体是怎么赢得比赛的。 孩子总结出的每个细节,都是他亲身得到的成功经验。 日后,孩子可以把这些经验迁移到其它事情上。 杨杰说“真正的高手和天才都不是靠功利和恐惧驱动自己,而且被内心积极的力量和体验所激励。” 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学会自我肯定,尽量让孩子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达成自己的目标。全文

李珍
★成长是艰辛的,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的困境,并提供有效的支援。 ★孩子需要教练而不是法官,与追究责任相比,明白怎么改进更有价值。一个是过去时,迫使孩子悔过。一个是将来时,引导孩子展望未来。 ★成人对孩子说话时,不妨自己先体会一下,感觉是否舒服。不同的语气说出的话,大相径庭,抹去质问,换成平和的陈述。 ——《让孩子心悦诚服》全文

37"
黄强
持证15年
咨询1440
评价101
复购66%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21"
杜严
持证10年
咨询103
评价23
复购55%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20"
王瑞丰
持证17年
咨询200
评价103
复购5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58"
梁春霞
持证9年
咨询372
评价55
复购4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48"
刘芝
持证7年
咨询392
评价178
复购71%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26"
袁润杰
持证16年
咨询31
评价4
复购2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30"
安薇
持证14年
咨询69
评价18
复购49%
职业发展
人际职场
42"
白雪峰
持证14年
咨询364
评价89
复购38%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17"
李律
持证1年
咨询85
评价18
复购63%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29
评价65
复购77%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37"
黄强
持证15年
咨询1440
评价101
复购66%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21"
杜严
持证10年
咨询103
评价23
复购55%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20"
王瑞丰
持证17年
咨询200
评价103
复购5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58"
梁春霞
持证9年
咨询372
评价55
复购4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48"
刘芝
持证7年
咨询392
评价178
复购71%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26"
袁润杰
持证16年
咨询31
评价4
复购2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30"
安薇
持证14年
咨询69
评价18
复购49%
职业发展
人际职场
42"
白雪峰
持证14年
咨询364
评价89
复购38%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17"
李律
持证1年
咨询85
评价18
复购63%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咨询229
评价65
复购77%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